11月16日,来自伦敦的“盲顶剧团”(Blind Summit Theatre)在北京人民艺术剧院小剧场上演了该团成名作——《低处生活》(Low Life)。在事先没有过多宣传的情况下,这出布景简单、以现代社会弱势人群为主角、关注“厄运不断”的小人物生存困境的现实题材成人木偶戏,在近期较为低迷的北京演出市场,创下了良好收益:6天的演出,180席座位,150元到200元的票价,上座率保持在80%以上。
剧场中央,5个主角被操控的人生悲剧,既唤起观众对颇具悲剧意味的共同处境进行思考,同时,又让悲剧在木偶们惟妙惟肖的演绎间暗暗消解,90分钟的演出在笑声中轻松度过。
“在戏剧被其他媒介不断冲击的今天,剧团需要探索新的介质和语汇吸引观众,基于此,我们创造了成人木偶,吸引成年观众。”演出之前,“盲顶剧团”的创立人、木偶制作者尼克·班斯(Nick Barnes)在伦敦的工作间里接受了《第一财经日报》采访,尼克称:“我们视制作木偶剧为这个时代的‘戏剧再发明’中较为激进的一部分,木偶的表演深化了演出者与观众的互动关系,释放了剧场的‘游戏性’,有时候生活了无生趣,我们就需要游戏。”
“因为是木偶唱主角的演出,《低处生活》的主人公于是只能是那些命运被操纵的小人物。”尼克认真解释着创作成人木偶戏的动机。尼克的身后,是专心制作木偶的女孩,在堆积着大大小小木偶的工作间里,人偶共处,虚实莫辨的情景活灵活现地隐喻了一个“木偶和人类比肩相处”的世界。
《低处生活》的剧本取材自生于德国的美国作家查尔斯·布考夫斯基(Charles Bukowski)的小说《果浆》(Pulp),讲述了在一个名为“醉偶”的酒吧里,5个生活失意之人的人生悲剧。
“木偶表演在英国一直很流行,但人们熟悉的是木偶的动物、魔鬼和妖怪形象,我要做的是写实的成人形象,打破木偶戏受众的限制”,这是一群酷肖真人的“人物”,它们被赋予人的情感和灵魂,需要应对生活中各式各样的麻烦。
在尼克看来,“《低处生活》的剧名中,包含了‘低矮’和‘卑微’的双重含义,而这出戏的副题为‘致垮掉与失落者:一个屈膝的世界’。”尼克说:“我愿意用戏剧的形式表达对小人物的敬意,让失意的人发笑。”
“显身”操作木偶
与中国观众所熟知的传统木偶表演相似,在英国,观众习惯接受的木偶戏同样是木偶操纵者们竭力“隐身”,以期创造一种实际上根本不可能的“真实感”的做法。
然而,2005年,尼克与合作伙伴们一起排练木偶剧《低处生活》时,尝试着在一个“木偶和人类比肩相处”的舞台上,打破人与偶的界限。于是,制作精良的木偶与娴熟的木偶操纵者同台,操纵者们被赋予多重身份,他们有时是单纯操纵木偶的人,有时又作为独立的角色出现——成为木偶的伙伴或对立面。而观众的反应是,当人作为木偶的对立面出现时,那些矮小的木偶的处境,总是引来更多富有同情心的唏嘘。
“演员们需要全神贯注于木偶,不能游离”,光有动作还不够,在一场需要认真对待的游戏里,灯光和音乐对情绪的催化作用必不可少。在矮小的水管修理工面对摩天高楼的困顿时刻,在小侦探的案情毫无进展之时,观众们所熟悉的“性手枪”和汤姆·维茨(Tom Waits)低沉沙哑的歌声及时出现,在舞台灯光作用下,制造出电影画面效果。
从1997年成立至今,尼克带着他的木偶伙伴们到世界各地巡演——丹麦、法国、墨西哥、哥伦比亚和美国,这是他们第一次来中国演出。在尼克的搭档、剧中人偶巴特的操纵者看来,“中国观众要含蓄得多”,在英国演出,几乎每一句台词都能引来笑声,而“我们需要笑声,这样会玩得更开,演得更好”。事实上,在演出完的交流环节中,中国观众对这出戏的喜爱更多来自“这种形式唤起的童年游戏的记忆”,而剧中不时闪过的双关意味的台词——“永远不要爱上木偶,因为他们不懂回报”,“抱歉!我们的演出沦落到爆粗话的地步,这是与木偶同台表演的危险之一”——则在浓浓的怀旧之余,添了些会心的笑声。
但愿将要在上海和重庆的演出,会有更多中国观众从中得到启示和感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