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代江姐”伊泓远用忠诚诠释红岩精神

   “红岩上红梅开,千里冰霜脚下踩,三九严寒何所惧,一片丹心向阳开……”曾经影响了几代人的民族歌剧《江姐》,将于6月12、13日再次登上国家大剧院的舞台,“第五代江姐”、八零后女孩伊泓远将用忠诚来诠释红岩精神,完美演绎八零后心中的江姐,并带动更多人记住江姐,传承红岩精神。

  “站在舞台上,我就是江姐!”在没有见到伊泓远之前,很难想象这句铿锵有力的话语出自这样一个乖巧灵气的女孩之口。
 
 
 
5月20日,在空政文工团的排练厅里,身着粉色运动衣的伊泓远排练结束后向记者走来,自信、坚定而美丽,这位八零后、最年轻的“第五代江姐”的故事也便由此呈现。

  频频获奖 梅花香自苦寒来

  从五岁偶然与舞台结缘,到不顾妈妈反对偷师学艺,最终征得妈妈支持,再到以专业全国第一的成绩考取沈阳音乐学院,伊泓远的音乐道路走得可谓顺畅。但大学毕业来到空政文工团的半年里。她没有接到一场演出。

  伊泓远微笑告诉记者,“那段时间,我很低落,甚至一度找不到努力的方向。感谢一位老师点醒了我,让我明白了只有付出才会有回报,只有做最好的自己,才能在机会到来时抓住它,这种平和的心态也让我终身受益,更让我在扮演江姐的时候不焦躁、不畏惧。”说到这句话的伊泓远脸上有着年轻人难得的柔和安静。伊泓远记住了老师的话,每天除了睡觉,就是练歌,钻在练歌房里什么也不想。

  功夫不负有心人。7个月后,中央电视台举办第十二界全国青年歌手电视大奖赛。伊泓远在团里的选拔中脱颖而出,代表空政文工团参加比赛。经过一个月的封闭训练,伊泓远第一次参加青歌赛便获得了民族唱法组的优秀奖。紧接着,伊泓远又在第六届中国音乐“金钟奖”比赛中,获得银奖,同一年荣立三等功。获奖后的伊泓远不断的找回了往日的自信,而成为“第五代江姐”更是成为她事业的一个高起点。

  层层选拔 八零后女孩成最年轻“第五代江姐”

  一提及歌剧《江姐》,伊泓远便神采奕奕。她告诉记者,她和江姐的渊源由来已久,从小时候看妈妈所在文工团排演的《江姐》,她便对江姐的英雄形象极为敬仰,后来又曾在大学期间排演过歌剧《江姐》,但是,能成为“第五代江姐”,却是“连做梦也没想到的事情”。

  歌剧《江姐》在上个世纪60年代由空政文工团编创并公演,一经推出即受到广大群众的热烈欢迎,剧中的《红梅赞》《绣红旗》等唱段至今仍广为传唱。2007年年初,伊泓远所在的空政文工团接到通知要为17大献礼,准备第五次复排江姐。接到通知后,全团上下都在为选择江姐这一角色而忙碌,空军首长甚至宣布要面向全国选拔第五代江姐,哪怕是地方上的,只要符合江姐这一人物形象,空军也会特招其入伍。当时地方报考参选江姐的有40多人,连空政内部就有10几人竞争江姐这一角色。先是海选、再到10选8、8选5、5选3,经过层层选拔,最终确立了第五代江姐的名单,伊泓远名列其中,这个八零后女孩成了最年轻的“第五代江姐”。

  但是,回忆刚入选的那段日子,伊泓远却坦言说自己的“心理极其矛盾”,能够扮演江姐,是自己莫大的荣光,可是对于江姐这样一个众所周知的英雄形象,作为八零后的伊泓远,不知自己是否能够真正驾驭这样的角色,压力随之而来。

  刻苦钻研 难过红岩精神诠释关

  伊泓远虽然年纪轻轻,却天生一副好嗓音,科班出身的她凭借多年的民族唱法功底在国内很多大赛中获得殊荣,是绝对的实力派,江姐的唱段对她来说不成问题;在形象上,妈妈所在文工团排演的《江姐》时,那个江姐大脸盘、大眼睛、高个子,对比自己,伊泓远觉得在外形条件上自己很符合,让她真正感到困惑的还是作为一个八零后对江姐内在的理解。

  江姐就义时只有29岁,但在经历上她不仅参加革命很多年,而且已经为人妻、为人母,她的思想已经比同龄人成熟,对于最年轻的“第五代江姐”伊泓远来说,怎样理解江姐、从什么角度诠释红岩精神成了最大的难题。

  勤奋的伊泓远又拿出了在学校时的刻苦劲头,翻看大量有关江姐的资料、反复温习相关剧目,揣摩人物心态。在拿到剧本后,她每天晚上熬半个通宵背台词、背唱段。她说:“笨鸟先飞,我离江姐的年代太久远了,所以要比别人花费更多的心思去琢磨这个角色。”团里面,她是背台词最熟的一个。但是当进入到排练中时,伊泓远发现自己根本无法进入这个角色,即使她的台词背的最熟,她也无法演绎“江姐”这个人物的灵魂,进入不到人物的骨髓中去。导演一遍一遍地给她说戏、一点一点地给她抠角色,但是她仍然不能领悟和感知到江姐这一形象的内在灵魂。

  亲赴现场 渣子洞里体会忠诚内涵

  在遇到瓶颈之时,恰逢空政文工团组织《江姐》剧组去重庆渣滓洞体验生活,这次重庆之行给了伊泓远莫大帮助,让她对环境、事件有了相对直接的体验,使她逐渐了解了江姐当时的生活状态、心理状态。

  在这次采风中,重庆红岩革命纪念馆、重庆歌乐山革命纪念馆馆长厉华教授和剧组一起开座谈会,为大家讲述了这段真实的历史故事。伊泓远把自己的疑惑告诉了厉华教授,“我是一个八零后的孩子,距离江姐的年代和背景太久远了,因此和这个角色之间有着很大的代沟。您能否告诉我,这些以江姐为代表的一代革命烈士,是什么样的力量支撑他们用一死来书写‘人格’二字?他内心到底有一种什么样的信仰?”

  当时厉华教师只回答了两个字:“忠诚!”这两个字犹如醍醐灌顶,让伊泓远瞬间明白了江姐和革命烈士们的信念、信仰。她找来红岩小说,一遍一遍的反复读,体会忠诚二字的意义。伊泓远说:“我再次回到舞台上时,内心就完全改变了。当我再排渣滓洞审讯室那场戏时,我觉得我就是江姐,我就站在渣滓洞的审讯室中。从那个时候开始,我完全进入到了角色中。同时作为一名军人,我对忠诚二字的理解更加深刻。”

  这次在歌乐山、渣滓洞、白公馆的所见所闻,让伊泓远获取了不竭的精神力量。

  不辱使命 “站在舞台上,我就是江姐!”

  为让江姐这一形象更加深刻地铭记在新生代观众的心中,担当歌剧《江姐》中主要角色的年轻演员不但朝气蓬勃,而且都具有较强的艺术实力。歌剧《江姐》词作家阎肃对此评价:“参加演出的演员,都受过正规的教育,他们的演唱能力,尤其是对作品的感悟和驾驭能力,是历届《江姐》中最强的。”曲作家羊鸣则称赞此届《江姐》是一部“青春版的歌剧”。

  一提起《江姐》,人们眼前便会浮现身着藏蓝旗袍、鲜红毛衣、洁白围巾,身体虽略单薄却一身正气的女子形象;会想到《红梅赞》、《绣红旗》、《我为共产主义把青春贡献》、《五洲人民齐欢笑》等经典唱段的优美旋律和深情歌词;更会想到几位女烈士在听到新中国成立的喜讯之后,饱含欣喜与深情围坐绣出五星红旗的场景,而歌剧《江姐》就是要在温情中、细节处展现出革命烈士冷对敌人屠刀,视死如归的大无畏精神,向人们传递坚定的信念与信仰,伊泓远向记者介绍道。

  “站在舞台上,我就是江姐!”铿锵有力的语言显示着伊泓远的信心,每次表演她都全身心投入,将自己与江姐的信念相融,用忠诚诠释着红岩精神。此外,在造型上,她是最接近江姐的;在演唱风格上,她选用了扎根在几代观众心中纯民族风格的演唱,因此,伊泓远饰演的江姐受到了观众的一致好评。

  “我很庆幸一生中自己能够饰演江姐这个形象,它让我明白红岩精神是永远不会过时的,即使在和平年代。” 作为八零后、“第五代江姐”的伊泓远深深明白自己的使命,“希望通过我这样的八零后去演绎江姐,会带动更多年轻人去了解江姐,了解那个时代,去学习和弘扬我们的红岩精神。”

 


来源:购票通 阅读量:3129

微信服务号

×
点击更换
未注册过的手机号将自动创建购票通账号,且代表您已同意《购票通用户协议和隐私条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