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阳评剧院创作的大型评剧 《我那呼兰河》修改复排后,日前在辽宁中华剧场拉开第二轮演出帷幕。
大幕拉开,记者看到一幅动人的“关东风情画”,在蜿蜒流淌的呼兰河畔,主人公们慷慨高歌,生动地演绎呼兰河畔民众的悲壮人生。
记者注意到,观众中既有老戏迷,也有新观众。观众普遍对评剧 《我那呼兰河》所进行的探索表示认可。尽管该剧综合运用了姊妹艺术手段,但仍然不失传统评剧本色。一位中年戏迷说:“无论步伐快慢,戏曲一直在向前发展。 《我那呼兰河》虽然运用了一些评剧以外的艺术手段,但仍然是评剧。前些年的交响京剧《大唐贵妃》就是如此,在继承的基础上创新,不仅没失去我们这些戏迷,而且还吸引了不少年轻观众。 ”记者随机采访了几位年轻观众,他们表示,虽然不了解评剧,但感觉《我那呼兰河》很好看。记者从沈阳演艺集团了解到,评剧 《我那呼兰河》自2008年4月建组以来,备受关注。该剧曾于2008年底在辽宁大剧院首次公演,虽然只演出两场,但观众反响强烈。第二轮计划演出15场,目前已售出10场演出票。
据沈阳演艺集团总经理、沈阳评剧院院长王平介绍,为了进一步将《我那呼兰河》打磨成精品剧目,主创人员在第二轮演出之前,根据专家与观众的反馈意见,对该剧精雕细琢。来自北京的导演、舞美设计、灯光设计、服装设计等专家日前齐聚沈阳,拿出修改方案,从各方面对该剧加以完善。再次亮相的 《我那呼兰河》,戏剧冲突更为强烈,重点刻画了主要人物的心理变化,同时注重每个表演细节,使全剧节奏感更强,更具观赏性。该剧重点缩短了两场戏,戏剧语言更加精炼,演出时长为两小时十分钟。此外,该剧在故事框架不变的情况下,通过台词等表演手段加强了东北民众抗日这条线索。舞美专家将舞台设计成一个立体的风格化的空间,根据每一幕的剧情需要,布景片变换呼兰河四季不同的景色,而布景的主体是一条灵动的河流。记者获悉,修改后的舞台背景将更加立体化,舞美设计师将布景制作出水波纹的纹理,舞台效果更具震撼力。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结束在中华剧场的15场演出后,《我那呼兰河》剧组将送戏下基层,到高校、社区、乡镇演出。从演出计划表上,记者看到,剧组近期将赴新民等地演出,之后赴辽宁大学、沈阳师范大学等高校演出。 4月14日至15日,《我那呼兰河》将在辽宁大剧院参加 “辽宁演出季”;4月21日至22日,该剧将应邀进入国家大剧院演出。据介绍,在今年5月之前,《我那呼兰河》计划在省内外演出55场。该剧今年准备参加的大型赛事已基本确定,今年6月,《我那呼兰河》剧组将赴太原参加全国南北片戏曲调演;9月,赴厦门参加第十一届中国戏剧节;10月,该剧将应邀晋京参加庆祝建国60周年精品剧目展演活动。
王平说,通过在城市、乡镇、高校演出,《我那呼兰河》将进一步接受演出市场的检验,在演出实践中不断完善提高。沈阳评剧院已为该剧定下目标,力争获得“文华奖”、“五个一”工程奖,力争入围“国家舞台艺术精品工程”。尽管如此,一部精品剧目不仅要赢得奖杯,而且要赢得口碑;既需要得到专业人士的肯定,也需要得到广大观众的认可与喜爱。正如王平所说,评剧《我那呼兰河》不断演出的过程,就是不断培育演出市场的过程。把优秀剧目介绍给基层观众,引导观众欣赏高雅艺术,提升审美品位,正是文艺工作者的职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