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王斑主演的《哈姆雷特》即将于3月11日到15日首次登陆国家大剧院。昨天,记者致电远在云南的王斑,他首次回应了对于该剧的批评,并表示,观众应该根据自己看戏的口味各取所需,拿他演的哈姆雷特和濮存昕演的哈姆雷特作比较是不公平的。
风格不同没可比性
去年,由王斑主演的《哈姆雷特》和濮存昕主演的同名剧目在同一档期上演,今年3月两部大戏又将前后脚登台。前者是日本四季剧院推出的忠实于莎翁原著的现实主义表演风格,后者则是导演林兆华的戏剧实验作品,风格极其先锋。去年演出时,就有不少观众认为,相比于林兆华的版本,王斑主演的《哈姆雷特》虽然忠实原著但却缺乏新意。
王斑说:“哈姆雷特不是王斑,也不是濮存昕,他是莎翁笔下的人物。如果忽略了人物性格而单纯地拿两个演员作比较是不公平的。就像即使是两个长得一模一样的演员同时演哈姆雷特,他们的表演也肯定是不同的。想看原汁原味表演的观众可以选择我们,想看重新解读版本的可以选择林兆华的《哈姆雷特》,这应是观众自然的选择结果。”
时间会是最好的证明
王斑说:“创意和忠实原著两者之间不应有褒贬之分。我想检验一部戏最好的办法就是看这部戏能不能长时间地演下去。”去年《哈姆雷特》首演时,王斑在剧中击剑一场戏中不幸扭伤了脚,此后不得不带伤演出,回想此事,他笑着说:“那时候我在台上每走一步都是撕裂的感觉,那可真是忠实于哈姆雷特人物的身心俱痛啊。”
记者致电王斑时,他正在云南深山拍摄电视剧《山间铃响马帮来》,因此电话时断时续。王斑在该剧中出演马帮的领队:“每天我们马帮都要走上八九公里,我都晒黑了。”王斑表示,在《哈姆雷特》开演前,他会从云南赶回北京,“这次《哈姆雷特》进大剧院演出,演员之间的对手戏一定会更精彩、更新鲜。”
3月,京城舞台将先后上演三出英国经典剧作——北京人艺的《哈姆雷特》、英国TNT剧院的《雾都孤儿》以及林兆华工作室的《哈姆雷特1990》,虽然这三台剧目都并非首度亮相,但均曾因伴随着新鲜的解读而引发热议。毕竟经典的价值不是千人一面的重复,而要有创作者自己的认知和个性。
3月11日至15日,北京人艺版《哈姆雷特》将作为国家大剧院新春演出季的压轴大戏开始第二轮“复仇”。这部被誉为“英国发明、日本加工、中国出品”的跨国大戏,由日本四季剧团艺术总监浅利庆太执导、人艺当家小生王斑领衔,浅利庆太亲自操刀将原剧本删减了1/3,“瘦身”成功的《哈姆雷特》情节更为简洁和实用。该剧最独到之处非舞台莫属,整个舞台微微倾斜呈现缓坡状,这不仅对演员的基本功是一个极大的考验,对于换景的技术要求也很高。按照导演要求换景必须在音乐声中进行,音乐时间由电脑严格控制,到点时灯亮音乐停,所以换景时间必须卡得很准。而摸黑布置还不能发出声音,难度之高可想而知。
巡回世界演出近千场的《雾都孤儿》将于3月20日至22日再登京城舞台,亮相梅兰芳大剧院。作为英国TNT剧院的保留剧目,此次也是该剧第二次来到北京,能够在非英语国家“梅开二度”,交织在戏剧中的大量音乐功不可没,这种带有音乐剧元素的演出方式或多或少地扫除了原小说中的多愁善感,英国式幽默更是经常博得满场观众的开怀大笑。
3月18日至22日,《哈姆雷特1990》将在首都剧场上演。1990年,林兆华以“必须重新诠释,否则无法超越”的理念重释莎翁经典,除简洁的舞台外,全剧“角色换位”的手法也成为了争议的焦点。剧中,导演让角色在某个特定时刻转变成哈姆雷特,从而张扬了“人人皆是哈姆雷特”这一主张。18年后的新版本与90版相比,最大的不同在于当年的版本强调“每个人皆是哈姆雷特”,而这个版本则更加极致——“每个人都可能是国王、甚至王后”,角色换位无处不在。对此林兆华解释道,“我们不仅仅需要莎士比亚,我们更加需要我们自己对莎士比亚的认知,这才是经典的价值所在。所谓永远的莎士比亚,并不是莎士比亚本身,而是我们赋予了莎士比亚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