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剧《谁爱谁 爱谁谁》重解《20 30 40》

    俗话说,三个女人一台戏。要四个女人在一起,就更拥有了意外的台词和戏剧冲突,可以讲述多个精彩的故事…

    几百年前,兰陵笑笑生写出了传世奇书《金瓶梅》,从书中袅袅婷婷走出来的三位绝代佳人,在当代中国男人们眼中,仍然是活色生香的绝世尤物;2004年,张艾嘉自编、自导、自演的《20、30、40》,讲述了大都市中,20岁,30岁,40岁三个女人寻梦的故事;2009年,60后,70后,80后,90后四个时代的女性,款款走上话剧舞台,一出话剧《谁爱谁,爱谁谁》带来了她们的爱情和梦想、喜悦与痛苦。

    90后:野蛮女的爱情宣言

     90年代后的爱情观和婚姻观,遭到中国社会其他年龄层所质疑和抵制。很多70年代、80年代的人群认为“90后”对爱和性没有责任感,没有是非观,滥情等等,对于90后的印象大都是叛逆、非主流、酷女等等。

    对这种根深蒂固的“90后印象”,在《谁爱谁,爱谁谁》中,将一名90后女孩爱上有妇之夫作为其中一条故事主线,意对重新审视这一年龄层的爱情和价值观观。她们的爱,首先是真诚和纯粹的、甚至大部分接近于脱离物质和现实羁绊的本真,其中有很多儿童式的游戏成分和不稳定因素。任何价值观的建立都是从不成熟走向成熟,经验的积累和心灵的成长,必须是从自我的行为和体验中去获得的。我们这些所谓的过来人,应该与他们平起平坐地沟通和疏导,如果一味的质疑和谩骂,甚至阉割,只能造成更深的误解和叛逆。总有一天,非主流会成为主流,那时候所有幼稚和迷惘的美好也都会随之消失。

    80后:家庭主妇的呐喊

    剧中另一位主人公是一位家庭主妇。她是全职太太,拥有富足的生活和一位好好丈夫。某天的一个电话,为这段衣食无忧、幸福美满的婚姻敲响了警钟,与此同时这位全职太太也逐渐发现她心灵上“不知足”:相夫教子已无法实现她的自我价值。

    这全职太太身上有很多身边已婚朋友的影子。围城适用于所有旁观者和参与者,看上去很美不一定就很美,剧中全职太太就是个例子,在婚姻中迷失了自我,并在社会中重新找回了自我。婚姻的破裂是表象,夫妻双方价值观的背离和差异主要内因。为了家庭,丈夫在外打拼、磨砺,各方面得到看涨;妻子在家相夫教子,被家务琐事套牢;结婚时本来很般配,但这样过几年日子,一天上一地下,没有共同语言了。”当问及是否应该学习剧中这位太太重新回归职场时,家家有本难念的经,每家的经都不同,但在为婚姻和家庭牺牲和付出的同事,适当的提升和补充自己的身心是非常必要的。全职主妇不一定就是黄脸婆,也可以一直郎才女貌下去!

    70后:剩女精英的悲歌

    这是一群高学历、高收入、高年龄的一群在婚姻上得不到理想归宿,这是一群被称为未婚“白骨精”的大龄女青年们。比她们年纪大的女人,孩子都上学了,比她们年纪小的也在挑三拣四之后喜气洋洋地嫁人了;比她们小的小男生,她们不稀罕;大男人,又不稀罕她们。她们就这样成了一群被社会、被男人、被她们自己剩下的“剩女精英”!

    光在上海,高学历女性中,有89.94%的女性认同独身观念的;约有86万70年代适龄女性至今独身。比北京多50万人,我们希望所有白骨精们都能找到自己的真命天子,如果暂时找不到也没好办法。没事儿可以过来看我们的戏,互相安慰、取暖。对于现代都市中,“剩女现象”的日益严重,是由于社会的进步,女性在社会中所扮演角色的转换过程中,必然出现的社会现象。

    改编自奥地利剧作家施尼茨勒名著《轮舞》的小剧场话剧《谁爱谁,爱谁谁》,在去年北京、深圳的文化市场上异军突起。2009沪上风情版《谁爱谁,爱谁谁》即将2月24日,在上海话剧艺术中心上演。
 


来源:购票通 阅读量:2939

微信服务号

×
点击更换
未注册过的手机号将自动创建购票通账号,且代表您已同意《购票通用户协议和隐私条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