雾都孤儿的故事相信不用说每个人都知道,这次看到的是英国TNT剧团带来的英文原版话剧。在习惯了奢华充斥银幕、音乐和音响变得越来越喧嚣的电影世界后,TNT版的雾都孤儿却以质朴和简约带来一种全新的感受。没有多余的布景,一个绞刑架和一具棺材贯穿始终,只不过有时候充当门、平台、床等物件,没有音乐和音效,只有舞台上演员的清唱和合声作为叙事的一部分或者制造情境氛围的手段,一共只有5位演员,分别饰演了10多个角色,没有复杂的叙事结构,台词的处理和舞台调度甚至是很有几分黑色幽默的,而我们所有的注意力都跟随奥利弗的命运一起,亦悲亦喜。至此,话剧就像一种感情体验的仪式,坐在黑暗的小剧院里,舞台离我们近在咫尺,全身心的投入到舞台上,体验故事的意义以及随着故事的推进而来的强烈的、愉悦的或者痛苦的情感刺激。
好的故事永远都不会没落,一个好的故事可以以各种形式流传,人对故事有一种如饥似渴、不可餍足的嗜好,所以我们对电影、小说、戏剧和电视的消费可能会永不厌倦,即使是人们对报刊广播新闻的关注、孩子们睡前的故事,还是公共场合的高谈阔论、网上的闲聊,都可以理解为我们在倾听和讲述故事,我们的时间在故事中度过,因为我们的人生本身就是扑塑迷离的故事,既严肃又滑稽,既静止又狂乱,既有意义又没有意义,尽管我们努力把握自己的方向,但重大的世界事务在我们掌握之外,而个人的事务又往往控制着我们,我们往往身不由己,于是对故事的渴求,可以说是对人生的逃避,因为自己不能体会所以在别人的故事中体会;也可以说是对人生的探索,因为我们通过故事梳理混乱的人生,挖掘人生的真谛。
《公民凯恩》的编剧写过一本关于故事的书《STORY:Substance,Structure,Style,and the Principles of Screenwriting》,他说,讲故事的艺术在衰落,电影的黄金岁月一去不返,因为价值观,人生的是非曲折是艺术的灵魂,作者总是要围绕一种对人生根本价值的认识来构建自己的故事的,可人生的价值是什么?什么东西值得人们为它而生、为它而死?而我们的时代却变成了一个在道德和伦理上越来越玩世不恭,价值混乱的时代,如果作者自己价值混乱,又如何去向一群越来越怀疑的观众去表达?
故事那么难写,改编经典就成了一种便捷的时尚,但是改编然后以各种形式呈现不是一件轻松的活儿,忠实于原著精神又不乏与众不同甚至过人之处的作品不少,但也不算多。我们的周围还是更多的充斥着空虚、无聊、虚假、乏味和处处漏洞的故事情节,有时候环顾四望,觉得自己身处于沙漠,这种时候《雾都孤儿》便是石上流着的清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