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馆》首都剧场再度上演 人艺靠什么穿透岁月
??

  在北京人民艺术剧院建院60周年之际,话剧《茶馆》在首都剧场再度上演。这部已经问世50多年、演了600多场的“老戏”,依旧一票难求。

  《茶馆》常演不衰,是北京人艺坚守艺术品格、打造艺术精品的生动见证。从《茶馆》《雷雨》《龙须沟》,到《天下第一楼》《北京大爷》《万家灯火》……60年的岁月里,北京人艺以一部部经典之作,成为中国话剧界一面独特鲜亮的旗帜。人们不禁要问:北京人艺永葆艺术之树常青的奥秘到底何在?

  ■以“戏比天大”的精神打造精品

  在北京人艺的排练场内,悬挂着“戏比天大”四个大字。这正是北京人艺60年来凝结的艺术之魂。

  “戏比天大”这四个字出自戏剧大师、北京人艺首任院长曹禺。他在1995年为《论北京人艺演剧学派》一书序言中写道:“北京人艺有很多经验,但在我看来,最重要的是艺术家们对戏剧艺术的痴迷热爱,对戏剧艺术锲而不舍、精益求精的艺术精神,不论是怎样的社会条件,要办出高水平的剧院,就要有高尚的艺术精神。”

  在北京人艺工作了25年的话剧导演任鸣说,“‘戏比天大’这句话激励着人艺的演职人员时刻保持对艺术的敬畏之心,永远保持对艺术精品的不懈追求。”

  北京人艺戏剧博物馆陈列着一台打字机,记录着人艺老演员舒秀文“可以没台词,但不能没戏”的一段佳话。在上世纪50年代《带枪的人》一剧中,当时已是一级演员的舒秀文甘愿演一个没有一句台词的打字员。一般人都觉得这个角色没有多少发挥空间,但舒秀文发现这个角色并不只是机械地打字,而是要通过打字机的声音变化为现场制造音响效果,其传神的表演得到了国际同行的敬佩。

  “没有小角色,只有小演员。”这是一代代北京人艺的艺术表演者秉承的艺术信念。

  “人艺对精品的追求已经渗透到艺术生产的每一个环节。”剧院副院长崔宁告诉记者,按照演员的能力和习惯,一个新剧本一般用10天时间就能熟记台词,但人艺规定,排练一个新剧目必须有60天的时间,要求演员一遍遍“嚼台词”,完全与戏融为一体。

  ■用植根泥土的作品服务人民

  新中国成立之初,刚从美国归来的老舍先生,怀着满腔热情,深入北京南城龙须沟,写出了政府改造龙须沟造福百姓的话剧《龙须沟》,一时轰动了话剧界。老舍先生被北京市政府授予“人民艺术家”光荣称号。

  从《龙须沟》开始,北京人艺自觉走上一条现实主义的创作道路。后来老舍的《茶馆》、曹禺的《雷雨》《日出》《北京人》以及郭沫若的名剧《虎符》等,均延续了人艺的艺术风格,奠定了人艺的艺术地位。

  “人艺的风格有三个重要特点。一是有着民族精神、民族气质,如《蔡文姬》《天下第一楼》;二是人艺是大众的、老百姓的剧院,就像曹禺先生所说过的,戏是演给观众看的,要让观众看得懂也就是人民性;三是坚持走现实主义的创作道路,反映社会和时代变革。”任鸣说,“如果没有了这三点,人艺就不是人艺了。”

  有人说,北京人艺的很多戏是主旋律作品。北京人艺院长张和平认为,“主旋律”是很伟大的三个字,社会需要它、人民需要它,任何一部优秀的文艺作品都应该有社会担当,同时要符合艺术特质,开掘出“人性的富矿”。

  为了促进演职人员接地气,今年5月,北京人艺艺术创作中心在北京怀柔区杨宋镇挂牌。人艺知名演员濮存昕说:“北京人艺的戏从生活中来,走到人民中去。下基层体验生活是北京人艺的创作传统,应该代代相传,因为是老百姓给了我们艺术灵感、成就了我们的艺术创作。”

  ■在守望传统的同时求变求新

  在北京人艺人的心目中,继承传统、守望传统是他们共同的价值定位,在他们看来,那些经受住历史考验的作品是不朽的艺术经典。这几年,北京人艺复排了《家》《原野》《龙须沟》《蔡文姬》等十余部经典剧目,让这些代表人艺传统和风格的老戏与新观众见面。

  “经典的力量是永恒的,经典的力量是可以穿透岁月的。”张和平说,事实证明经典仍然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很多年轻人基本没看过《雷雨》《茶馆》等剧,这对他们来说是“新”的,这些经典剧目中体现的精神内涵年轻人也是需要的。

  张和平说,我们既要坚守传统,也要发展创新,这不矛盾,如何“继承?统续写经典”,正是北京人艺上下共同思考的问题。

  实际上,北京人艺求新求变的步伐从未停止。从上个世纪80年代引起轰动的《绝对信号》,到后来的《狗儿爷涅


来源:购票通 阅读量:2258

微信服务号

×
点击更换
未注册过的手机号将自动创建购票通账号,且代表您已同意《购票通用户协议和隐私条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