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编史诗京剧《赤壁》未演先热,一干老戏迷已经用当年马连良、谭富英、袁世海、叶盛兰的《群英会》标准审视着它。张继钢如何将“几杆护背旗营造出千军万马”的虚拟形式继往开来?于魁智、李胜素、孟广禄等名家能否为《赤壁》流传几段脍炙人口的唱儿?交响乐队的万管齐奏会否夺了“三大件”的彩儿?揣着满脑子疑虑,我走进了剧场。
《泛舟借箭》尽显舞台之美
阵阵琵琶声中,手舞长袖的美女列队而出,这一幕勾起了观众对奥运开幕式的回味。场面实在宏大,“曹丞相到”的众家将登场已经让老戏迷感觉出与人民剧场的不同。《舌战群儒》于魁智的出场是背对着观众慢转身而来,这个变数让习惯了出场亮靴底在“九龙口”给个碰头好的老戏迷,找不到下嘴的地儿,大家只得斗胆用掌声打破琴声,向名角道一声欢迎。《结盟定计》中,李胜素和李宏图的道白和唱腔都无懈可击。但是,有戏迷却认为,两根柱、一席床、两人物,让偌大的舞台看起来十分空洞,让观众的思绪从剧情中游离开来。同时,周瑜和小乔交心的戏份过多,令剧情进展缓慢,节奏感不强。
然而,从第四场的《泛舟借箭》起,张继钢掌控舞台的功力顿显,直至《火烧赤壁》都令观众为之折服。一直沉睡的舞台在《泛舟借箭》中显色彩:后景中,曹操威立战船之上横槊赋诗;前景内,瑜亮二人荡舟抚琴潇洒悠然。蓝色的投影呼应出波光中两军的迥异心态,移动的舞台传递着敌我间暗藏的杀机。“十万狼牙箭”的从天而降,火烧赤壁的战船分解,都让观众在聚精会神间连连惊叹,曾经只能一桌一椅的京剧也能像大片一样展现出精彩。
激昂唱腔折服“80后”观众
孟广禄是当代铜锤花脸的翘楚,他那G大调的高音让观众沸腾。在《赤壁》中,孟广禄饰演曹操的很多段唱腔,足能看出编曲朱绍玉为其的度身定做。在观众席中,就孟广禄的表现,老戏迷和新观众各持己见。老戏迷认为孟广禄的调门太高,突出了立音,而“裘派”铜锤花脸的龙虎之韵不足。但年轻观众却显得很兴奋,他们直言以前对京剧的咿咿呀呀很反感,对慢条斯理地浅吟低唱不感冒。而孟广禄激昂高亢的演唱却让他们听得是血脉贲张。同时《舌战群儒》中,余派、马派老生、丑角、净角之间长达70句的对唱,也让年轻观众大呼过瘾,他们都反问:谁说京剧慢吞吞了?我想,吸引一大批年轻观众走进来,应该是《赤壁》最大的目的。
交响乐反客为主洋为中用
交响乐在《赤壁》中的运用很大胆,它不仅在唱腔中和“三大件”并驾齐驱;在展现人物内心活动时,甚至一手遮天。说实话,习惯了文武场伴奏,来品味儿、听腔儿的戏迷,对如此之多的交响乐“添乱”很反感。我就感觉到,本来已经进入剧情感受矛盾冲突了,但是一阵“上海滩”似的过门就愣把人从戏里拽出来了,身边的一帮戏迷也气得直唑牙花子。有戏迷就说了,《将相和》廉颇“在金殿定官职是非难辨”的大段唱中,京胡衬托出廉颇怒火未平,心内怎干之情是恰到好处、节奏鲜明。《赤壁》中诸葛亮舌战群儒的胸有成竹,用大提琴伴奏来展现心境就颇为不伦不类了。可是年轻观众却不以为然,他们感觉这台大戏新颖别致,交响乐的运用是洋为中用的最好体现。
一出《赤壁》,舞台的美把老戏迷震撼;激昂的唱把年轻人俘虏,各有各的收获,足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