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晚走进国家大剧院的观众都能感受到一种无处不在的欢庆气氛:从水下廊道一路走来,起伏的鲜花“缎带”营造着浪漫意境,绚丽的电脑射灯编织着节日的“霓虹”。国家大剧院音乐厅这一晚更是座无虚席,为大剧院一周年院庆周隆重揭幕,各界人士齐聚“水上明珠”,提前庆贺大剧院一周岁生日。国家大剧院院庆周将从12月20日持续到29日,一周年庆典音乐会、世界歌剧经典音乐会以及大型新编史诗京剧《赤壁》三台演出相辅相成,将打造令人难忘的艺术盛典,
庆典音乐会作为整个院庆周的“开篇”,在20日晚送上了一个精彩的“开门红”。一走进音乐厅,舞台上方观众席的半圆形护栏上,一线温馨的红色烛灯摇曳点点烛光,在冬日里显得格外温馨。
一年前,大剧院开幕音乐会以全华人阵容开启大幕,四位帕格尼尼小提琴大赛金奖获得者的琴声至今仍萦绕在人们耳边;一年后,这一品牌依然延续,凸现了大剧院对高艺术水准、高文化品位、高雅艺术的一贯追求,采用“全华班底”——集结中国声乐界最新锐力量,携手中国国家交响乐团重磅奉献了一台集交响乐与大型合唱于一体的音乐盛宴;在曲目的策划甄选上,国家大剧院则锁定乐圣贝多芬,精选了贝多芬最为人熟知的《第九交响曲》和另一部“久藏深闺”首次在国内露面的优美作品《平静的海和幸福的航行》。
贝多芬“新”作品国内首演,大剧院合唱团初试啼声
舞台渐亮,随着著名指挥家陈佐湟指挥棒的轻轻抬起,贝多芬的乐队与合唱作品《平静的海与幸福的航行》在一片深沉悠远的意境中拉开了音乐会序幕。这部作品取自德国著名诗人歌德回忆其到西西里岛旅行而做的两首小诗《平静的海洋》和《幸福的航程》,被陈佐湟称为是“音乐与文学的完美结晶”,也是陈佐湟非常钟爱的一部作品,他形容作品“静谧安详得如同天使在耳边轻声细语,让人甚至忘记了呼吸”。
《平静的海与幸福的航行》此次由中国国家交响乐团合唱团、清华大学学生艺术团合唱队和国家大剧院青年室内合唱团共同演绎。这既是这部作品在国内的第一次“亮相”,也是国家大剧院青年室内合唱团的第一次“亮相”。这部作品不仅在国内是首演,在国外也不轻易现身。国家大剧院专门为此次音乐会发掘出这部“音乐珍品”,这让三个合唱团在排练时颇费了一番功夫,因为这首合唱作品不但罕有音响资料作参照,歌词还全部为德语,着实考验了一番合唱团成员的视唱能力和语言能力。
刚刚成立两个月的大剧院青年室内合唱团在音乐会上初试啼声,自然引人注目。这是大剧院首个艺术团体,汇集了社会各界四十位声乐人才;但同时它又是一个非职业艺术团体,合唱团骨干平时都“隐身”于社会的各个领域,他们中既有法官、科研人员,又有大学教师、公司白领及青年学生,且大都是风华正茂的80后,平均年龄24岁。合唱团组织者介绍:“目前国外很多知名合唱团走得都是非职业的运作模式,这也是国际上的一个趋势。之前给北京观众留下深刻印象的国王歌手合唱团等就都是非职业艺术团体。‘非职业的人员构成’同样可以带来非常职业化的艺术表现。大剧院青年室内合唱团的成员个个具有扎实的音乐基础和过硬的艺术素养,一路‘过关斩将’,都是我们经严格选拔脱颖而出的‘种子选手’”。
音乐会现场,三大合唱团共同演绎的这首《平静的海与幸福的航行》意境空灵美丽,让人遐想无限。国交合唱团、清华大学合唱团两支实力非凡的合唱劲旅自不待言,而大剧院合唱团对音乐的控制表现及对作品的领悟演绎也让众多乐界人士“刮目”,这可是通过几个月集训获得的。担任合唱团音乐总监的著名指挥吴灵芬之前透露了一个小小的“秘密”,坦言平时的集训非常注重打破常规,常常用游戏的手段进行排练。而乐团的不少成员也表示大剧院合唱团生涯为他们“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幸福感,那是一种对艺术的孜孜不倦和对音乐的惺惺相惜”。今后,合唱团也将为成员提供更广阔的爱乐平台,他们将参与国家大剧院的各类演出和艺术交流,并将不定期的走进社区和基层。“今年的庆典音乐会算是‘小试牛刀’吧,明年8月大剧院首届合唱艺术节上,他们会‘大显身手’”,国家大剧院新闻发言人邓一江透露。